咨询服务热线:4006868273
案例介绍

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之路

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16-08-17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上海杠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作者:上海杠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仅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式经营模式已经显露出一定弊端,形势决定必须走转型发展之路。农村信用社如何化解矛盾脱胎换骨,如何在困难境遇中自我超越?“转型”成为必然的选择。
村镇银行的新探索
巍巍吕梁侧,悠悠汾河畔的汾州大地上,一家崭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悄然崛起。这家名为汾阳市九都村镇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是秉持“支持三农发展、扶持小微企业”的市场定位而创立的。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微企业贷款难度骤增,三农事业一度遭遇困境,一面是嗷嗷待补的中小企业和小型农户,一面是谨慎惜贷的金融机构,汾阳当地金融市场供求关系一度紧张。市场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前行,汾阳企业界、农业界在翘首以待。
在这一情况下,汾阳企业界响应山西尧都农村商业银行的召集和发起,积极投资入股,建立汾阳市九都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亿元,2012年11月29日正式开业运营。时至今日,已发展为下辖杏花支行一个,总行内设六部一室,分别是营业部、业务一部、业务二部、财务部、审计与风险管理部、法务部和办公室的股份制新型金融机构。自开业以来,九都村镇行相继获得“先进驻汾企业”“诚信单位”“十佳基层工会”等荣誉。

村镇银行支持三农、扶持小微的初衷得以初步实现,据悉,截止2016年3月末,该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2亿中,农户贷款占比达到100%,与此同时农户小额贷款正在以每月400余笔1200余万元的速度增长。截止2016年末,该行将实现新增农户小额贷款1亿元,能为更多的小微企业及农户提供资金支持。自开业以来,该机构已累计为我市40余个小微企业提供了2.8亿元信贷资金,为1800余农户提供了5.7亿元的资金需求。

在支农实践中,九都村镇银行为打通农村基础金融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乡村网点不足状况,在汾阳市130个乡村发展信息员130余名,覆盖率达到了100%。并在区域面积大、辐射范围广的肖家庄镇孙家庄村、肖家庄村、峪道河镇、阳城乡普会村、西龙观村、演武镇东大王村6处布放惠农终端机6台,服务延伸至周边多个村镇,进一步方便农村农户办理金融业务,充分体现了九都村镇银行便民服务的价值。


农村金融期待华丽转身
结合一些成功的典型经验分析,农村信用社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转型”已是必然的选择。
一是机构网点要加快转型。首先是网点硬件的转型。对城区一些地理位置较差或相对集中的网点进行优化整合或迁址升格,在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的同时,也方便了顾客,节约了经营成本。对所有网点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包装,在人性化、时尚化、差异化、便捷化等方面下足功夫,逐步化解落后的基础设施与发达金融业综合水平相比所形成的矛盾。其次是网点功能的转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网点岗位职责、优化业务操作流程、改善服务功能和手段,逐步推动营业网点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
二是业务品种要转型。在巩固银行卡、汇兑结算、代理保险等一些现有中间业务的基础上,农村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开发优势业务品种。重点开展银行承兑、家庭理财、代收代付、代保管、代理财政兑付、个人咨询等中间业务。从而化解单一的金融产品与纷繁的市场需求相比所形成的矛盾。同时,在资产业务方面,也应着重开办一些个人助学贷款、青年创业贷款、下岗职工再就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款、贴现业务、信用卡透支等业务,在充分营运资金的同时,还可分散信贷风险。
三是管理机制要转型。制约农村金融机构转型跨越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管理机制还不完善。要使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高度统一,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才能真正构建起顺畅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其次要以“责、权、利”对等为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机构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以此来化解陈旧的管理模式与日益扩张的经营规模相比所形成的矛盾。
四是思想意识要转型。必须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意识转型。一要将企业利益与员工收入紧密联系,鼓励员工参与经营,赋予员工“知情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积极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二要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加强服务能力、服务理念及服务礼仪的培训,提高全员的服务意识。三要通过培训教育,引导员工积极树立危机意识,充分认识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从主观上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能力素质修养,提升管理水平,规范业务操作。来源:吕梁日报作者:梁瑜


打造中国金融培训咨询第一品牌!
成为切实提升客户价值的行业顾问!

联系我们
上海总部:021-61622188
苏州分部:0512-8816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