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4006868273
案例介绍

行业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六种要素“倒逼”支行长角色转型!

六种要素“倒逼”支行长角色转型!

发布时间:2018-07-12 浏览次数: 文章来源:上海杠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作者:上海杠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网点负责人在很多人眼里是光鲜亮丽的角色,是金融行业的翘楚之一。不过,用一些银行网点负责人自己的话来形容,他们却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或者是“三明治中的夹心层——憋屈又迷茫”。尽管旁观者和当事人的感知存在一定差异,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商业银行客户服务的传统阵地和业务一线,网点负责人在金融脱媒、网络金融兴起的大背景下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今天,探讨新形势下六种要素的“倒逼”以及银行网点负责人对应的六大角色转型。


一、信息沟通的方式倒逼由“定向短信”向“分享微信”转型


对银行网点负责人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面对信息沟通方式的变化,这是重要的外因之一。在网络不发达的20世纪80-90年代,银行的信息主要在网点发布,客户不自觉地甚至积极主动地到网点来了解相关信息,特别是国债发售等通知。这是银行网点实体的“黄金时代”,四大国有银行承载了银行业务办理的主体,银行网点负责人不需要过多到市场上跑客户,客户大多是自己主动送上门来。这一阶段的沟通方式也比较简单,多数是与客户在大堂面对面沟通,只有少数大客户与网点负责人或客户经理电话沟通,极少数才是银行网点负责人或客户经理上门拜访。毕竟,90年代中后期,手机还是奢侈品,大哥大是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21世纪10年代至今,随着网络使用的深化,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崛起,银行网点首次遇到了线上平台对其优势地位的巨大挑战。这一时代,我们暂且称之为银行网点的“青铜时代”,主要表现银行客户排队问题“退烧”,去银行网点办理业务以简单业务的老年客户和复杂业务的中青年客户为主,自助设备和网上银行的业务量开始反超实体网点,并驾齐驱成为客户的首选。更多的客户甚至不愿意或不需要去网点办理,他们青睐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微信银行。不少银行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和柜员开始尝试建立客户微信群、资源管理群,分享自己的业务心得和独立分析,同时要与民营银行、小贷公司和网络金融公司争抢业务,金融领域的竞争凸显白热化。

blob.png

 

二、客户感知满意度倒逼由“主动营销”向“被动营销”转型


银行网点负责人开始使用微信,不仅仅意味着沟通方式的技术变革,还意味着营销方式的重大转型。在电信诈骗高企的情况下,一些非法机构和个人让银行推荐业务鱼龙混杂,客户难以明辨真伪,导致一些原本正常的、正规的银行电话也被克隆和仿冒,导致不明就里的客户拉黑甚至屏蔽,银行网点负责人苦心经营的主动营销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难题和危局。


那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和危局?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新世纪,微博和微信的横空出世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近年来,大量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就是一例,由其发布内容或举办活动等所吸引,会吸引不少人的关注,业内称其为“粉丝”,粉丝数量的增减又称为“涨粉”和“掉粉”。这一吸引关注的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称为“被动营销”,也称为“自媒体”。虽然看似被动,不会主动去告知客户或者拉人入粉,但实际也存在不少主动因素。例如,粉丝的口口相传和连环拉粉就是一种主动,不过主动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从银行网点的人员变成了客户,而且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以前,银行网点的客户往往集中于某一区域,例如,你工作在丰台一般就不会跑到海淀的某个网点去办理业务,否则南辕北辙;又如你住在浦东就不太可能到徐汇的某银行做贷款,否则时间成本太高。但是,网络可以拉近客户和银行网点的距离。有的明星网点负责人、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可以跨越地域吸引更多的客户,粉丝的范围不仅可以超越传统行政区域的概念,还可能超越地域甚至市域和省域的界限,吸引到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blob.png


三、客户的办理习惯倒逼由“固定阵地”向“移动平台”转型


以银行网点负责人为首的信息沟通方式的改变和营销模式的转变,使得银行的营销地域也发生了变化。众所周知,固定阵地也称为“厅堂营销”,以银行网点大堂、理财室、贵宾室为主要阵地;而移动平台也称为网络“外拓营销”,以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为主战场。突破了以前固定的地域,新型移动平台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首先,“厅堂营销”的种类相对单一。银行厅堂网点的营销手段除了面对面交流之外,还采取了黑板告示、纸质贴士和折页宣传等方式,这都是传统的“一维营销模式”。


其次,“厅堂营销”的环境局限突出。例如,一维营销模式让客户难以完全记住全部信息,也给信息的传导增加了难度;又如,二维营销模式还需要一些专门设备的支持,比如电视、电脑等等,营销的思维传导和宣传效果容易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


最后,“厅堂营销”的针对性略显不足。尽管银行往往依据客户的贡献度进行了精细化的分层和星级评定,但在网点营销和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却常常只能进行较为宽泛的区分。例如,大堂针对普通客户,贵宾厅针对贵宾客户,但对于客户到底想要办理哪些业务却难以提前预判和了解。


相比之下,以微信平台、微博平台为主的移动平台网络“外拓营销”则可以解决这一区分的难题,客户可以依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并提前在微信银行、手机银行上先行甄别,并可预约必须到现场办理的疑难业务,这对于银行网点负责人而言更加可贵。


blob.png


四、员工的业务内涵倒逼由“内部管理”向“客户管理”转型


如果说上述三种“倒逼”要素主要源自外因,那么接下来的三种“倒逼”要素主要源自内因,内因的第一要务在于内部管理和内部激励,这是每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内部管理也称“自管理”或“自我管理”,客户管理也称“他管理”或“外部管理”,这是一种信息化、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一些新型服务企业和新兴服务商已经开始这一模式的实践,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例如,海底捞运用外部的客户管理,大幅压缩了餐饮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数量,并有效提高了客户体验,被广大客户誉为“服务有毒”;又如,滴滴快车运用外部的客户评价,使得原本规则松散的司机变得井然有序,并形成了“优胜劣汰”的星际评比机制,是否“掉星”和如何“涨星”成为司机最关注的话题。


上述案例的成功机制运用还需要做好信息沟通和支持,毕竟商业银行的服务内容更为复杂、产品更加多元。例如,客户的资金转移一定要由短信或微信提示,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对称”,让客户充分、及时、全面地了解业务状况和财务变动,就倒逼商业银行必须加强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微信银行的建设,让客户自己主动掌握账户的变动。万一出现异动,客户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发起查询或申诉,这样会倒逼网点柜员、客户经理等原先难以收到网点负责人甚至银行监控的行为“大白于天下”,让一些见不得人的小秘密“水落石出”。


五、员工的代际差异倒逼由“物质激励”向“双重激励”转型


银行网点负责人还会面临员工代际差异的难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代沟”。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风格,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特征。因此,当70后的银行网点负责人想要管理好80后的员工,或者80后的银行网点负责人想要管理90后甚至00后的员工采取的方式方法是不一样的。


对此,我们建议银行网点负责人要重视“双重激励”的方法。所谓双重激励是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并用,80后、90后甚至00后对于鼓励和赞美向来来者不拒,而且这类精神激励根本不需要任何成本,一条微信、一封邮件、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等等都可以成为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且80后和90后们往往表示很受用。这一重要的要素也告诫银行网点负责人要注重自身管理方式和领导力的提升,以往对60后、70后下属过于严厉的“苛责式领导”、“辱虐型领导”往往可以收到奇效,但对80后、90后而言可能并不感冒,甚至容易引发大家的集体抵触甚至辞职潮。相比之下,与80后、90后下属保持良好沟通的“魅力型领导”、“俱乐部型领导”更受到大家的欢迎,其管理理念和管理要求更易于接受,也更容易达成网点团队的集体目标。


六、智能设备的投入倒逼由“人员管理”向“设备管理”转型


除了对员工的管理,随着商业银行对自动设备的投入,以及对智能设备的研发,网点负责人还将面临由“人员管理”向“设备管理”甚至是“智能服务人员管理”的转型。的确,这并非是空穴来风的想象,而是对不久将来的预测。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商业银行就已经引入了ATM,自动柜员机相当程度上就是对柜员传统业务的替代,前者在存款、取款和转账等基础业务上,饱有更高的效率和质量。在此基础上,VTM、智能清分机、超级柜台等新设备层出不穷。这些设备的出现,使得机器不仅可以替代柜员的简单业务,还可以自动完成一些复杂业务的识别和操作。


可以设想,21世纪中后期,随着智能设备特别是智能机器人的出现,银行网点负责人还将面临设备管理的新课题。那时候,智能设备和智能机器人已经具备一定智慧程度,甚至可疑独立、迅速和及时地识别、分析和评判客户的要求和意见,并运用电脑运算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在保障客户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协助客户完成较为复杂的需求评估和资金运作。也许不久以后,就会出现银行网点负责人对智慧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管理的具体要求。


经济下行压力下经纪结构调整,

互联网金融冲击、利率市场化、监管升级,

银行将加快步入全面转型的时代。

网点混业经营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

客户服务能力,是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能力

网点支行长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杠杆咨询结合银行培训热点需求,

重磅推荐《5A行长培养计划》

抬头看路,低头做事

快速培养支行长战略规划、运营管控、营销管理

团队建设、自我超越能力,成就优秀5A支行长!

一、项目背景


2018年的中国银行业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调整、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利率市场化、监管升级、客户需求多元化等诸多因素,将加快步入全面转型的时代。在此背景下,银行网点混业经营能力、精细化管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毋庸置疑是助力银行转型发展的核心能力项。


银行网点效能提升对于全行战略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大,作为组织绩效供应链的关键人物,网点支行长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在目前的竞争形势以及环境下,网点负责人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营销能力,更需要应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困局,并快速做出决策,带领网点创造非凡业绩。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即要能够抬头看路,又要能够低头做事。不断培养自己快速应对变化的能力、沟通协调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基于网点发展的战略布局能力、引领团队快速发展的领导能力、个人的自我成长与提升的能力

blob.png


二、项目思路


1、从三个维度解决行长培养科学性与权威性

blob.png

2、支行长五项核心能力项


1) 战略规划能力 SPA(Strategic Planning Ability)


2) 运营管控能力 OCA(Operation Control Ability)


3) 营销管理能力 MMA(Marketing Management Ability)


4) 团队建设能力 TBA(Team Building Ability)


5) 自我越超能力 SSA(Self Surpass Ability)


3、阶段培养思路解决行长培养针对性差异化


blob.png 

三、项目收益


1) 解决了支行长岗位培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问题;


2) 解决了支行长学习内容的差异化和针对性问题;


3) 解决了支行长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实操性问题;


4) 培训了支行长五项核心能力在不同阶段的能力;


5) 训练了支行长五项核心能力在不同场景的应用。


四、项目流程


一阶:角色认知上任篇


blob.png


培训形式授课+案例分析+数据分析+行动学习+小组讨论+工作坊

blob.png


二阶:关键任务胜任篇


blob.png



培训形式授课+案例分析+数据分析+行动学习+小组讨论+工作坊


blob.png


三阶:突围成长卓任篇


blob.png


工作坊形式授课+案例分析+数据分析+行动学习+小组讨论+工作坊

blob.png


第四部分 课程师资介绍


blob.png